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正文
概述
缓存一直是解决信息、数据访问效率的一个重要方法。常见的缓存包括内存、前端特殊数据结构等。从宏观角度看,缓存的本质是利用空间来换取时间的手段。数据信息虽然都是保存在系统后端的数据库或者文件系统中,但是为了性能常常会将其以一定形式组织到前端,减少访问过程中的传递链过程。
Oracle最常见的Cache就是SGA中的Buffer Cache和Shared Pool。两者一个是缓存数据块,另一个是缓存处理过的执行计划。一个是避免系统出现的频繁物理读过程,一个是避免系统出现的频繁硬解析过程。在Oracle 11g中,Oracle更近了一步,直接将结果集合缓存,推出了Result Cache特性。因为内容比较多,所以分成3篇来做介绍。
1、Result Cache简述
传统的Oracle数据读写操作,都是将数据块(Data Block)缓存到Buffer Cache中。每次SQL语句来了之后,都是从Buffer Cache中检索数据块,也要发生逻辑读。而Result Cache的原理则是更近了一步,是将SQL结果集直接进行保存,每次SQL语句来了,就直接把结果集合返回回去,连逻辑读都省去了。
在Oracle 11g中,推出了Result Cache这种新特性,对于结果集合进行处理。Result Cache的难点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结果集合与目标SQL的匹配,另一个是作为冗余数据的Cache信息,如何反映数据的最新变化。相同的SQL在不同时候发出来,结果不同如何实现。
从Oracle参数中,可以一窥Result Cache的功能。
2、一个简单的Result Cache示例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Result Cache示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选择Oracle 11gR2来进行试验
创建实验数据表T,确定当前Result Cache功能开启。
select * from v$version; show parameter result_cache_max; conn scott/tiger; create table t as select * from dba_objects; select count(*) from t;
result_cache_max_size是Result Cache功能开启的重要参数,只要设置为非零,就可以使用Result Cache功能。
第一次执行语句
set timing on; set autotrace traceonly; select /*+ result_cache */* from t where owner='SCOTT';
上面三个红色标记的明显展示了Result Cache功能特点。
默认情况下,Oracle Result Cache是不开启的。只有对使用了Result Cache Hint的情况下,才能让SQL语句的结果集合进入Result Cache。
在第一句SQL中,我们希望筛选出owner='SCOTT'的结果集合,因为是第一次执行,所以有一定的逻辑读操作和递归SQL查询。但是,注意此时的执行计划和我们通常常见的执行计划有一定的差异。Oracle构造了一个名字为c0d139yk6xc6697m7n5kvta43b的结果集Cache,并且保存在其中。这个与平时见到的简单FTS之后就返回结果还是不一样的。此时通过v$result_cache_objects可以看到这个对象存在。
SQL> select id, cache_id, status, name from v$result_cache_objects;
v$result_cache_objects可以查看当前内存SGA中缓存的结果集合情况。
在第二个SQL语句中,我们没有使用hint,属于最直接的SQL语句。从执行计划和统计量的情况看,Oracle的确执行FTS扫描Buffer Cache中的逻辑读,执行时间大约为0.01s,比第一次执行的0.06s已经有了提升。
第二次无Hint执行,反映真实信息;
SQL> select * from t where owner='SCOTT';
第三个SQL语句中,再次使用了hint。从执行计划看,使用到了我们第一次生成的那个c0d139yk6xc6697m7n5kvta43b的Cache对象。实际执行时间下降到基本为0。
--第三次,纯result cache应用 select /*+ result_cache */* from t where wner='SCOTT';
这里可以观察统计量消耗,彻底消灭了逻辑读。也就是说,在使用Result Cache的情况下,根本不会有逻辑读这样的检索操作,而是直接将结果返回回去。
3、同步问题
另一个担心问题就是同步,这里可能就朋友想直接将结果返回回去,那如果表做了更新后,会不会返回错误的数据。下面增加数据库表scott的记录数目,看看Result Cache能不能及时反馈。
--数据变化了 insert into t select * from dba_objects where owner='SCOTT'; commit;
此时cache object立刻反映了这样的变化:缓存对象立刻从Published状态变化为Invalid状态,表示失效了
借助一个视图,我们可以“猜测”其中的奥妙。
SQL> select * from v$result_cache_dependency; RESULT_ID DEPEND_ID OBJECT_NO ---------- ---------- ---------- 1 0 145510 SQL> select object_name from user_objects where object_id=145510; OBJECT_NAME ------------------------------------------------------------------------- T
注意这个名字为依赖关系的视图,他告诉我们:结果对象1,依赖对象0,这个对象的object_id=145510,而这个id号恰恰就是数据表T。
在另一个层面上,我们在v$result_cache_objects中也看到了ID 1和2,恰恰也就印证了这个。我们猜想过程是这样:在使用Result Cache过程中,Oracle维护了这个结果集合和基础表那些对象有关系的依赖关系对应。一旦发生了基础表变化,无论是从数据到内容,都会引发对Result Cache对象的失效过程。从而在下一次使用SQL的时候直接重新查结果。
下面测试一下
SQL> select /*+ result_cache */* from t where owner='SCOTT'; --第一次执行,返回正确的结果集合,进行逻辑读。但是Result Cache ID号没有变化。查看统计信息。 SQL> select id, cache_id, status, name from v$result_cache_objects; --一个新的Published对象被创建,id取值为6,但Cache ID值没有变化。Oracle又建立起一个新的维护依赖关系。 SQL> select * from v$result_cache_dependency;
这里假设如果我们变更的不是scott用户呢?会不会失效?
--无关SCOTT的数据插入 SQL> insert into t select * from dba_objects where owner='SYS'; SQL> commit; SQL> select * from v$result_cache_dependency; SQL> select id, cache_id, status, name from v$result_cache_objects;
虽然我们插入的数据没有影响到结果集合,但是Cache依然还是失效了。看来这种关系还是很敏感的。也就说明了Result Cache使用的一个前提:目标数据表变化小。
篇幅有限,这里主要介绍result cache的相关实验,关于result cache的原理方面下篇再做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 上一篇: 缓存的类型以及读写策略 缓存的技术
- 下一篇: 【实战攻略】如何用Oracle数据库技能化腐朽为神奇?
猜你喜欢
- 2024-11-06 DBMS_XPLAN包小技巧--输出存储在AWR,SQL调试集,缓存SQL游标等
- 2024-11-06 《终章》后端分布式多级缓存架构,也许你一直考虑的太简单了
- 2024-11-06 ORACLE RAC基础知识之VIP地址 oracle rac cache fusion
- 2024-11-06 面试官:说说Oracle数据库result cache的原理是什么?
- 2024-11-06 OceanBase缓存机制 oceanbase 存储过程
- 2024-11-06 Oracle 逻辑结构篇 之逻辑结构(四)数据块和段空间管理
- 2024-11-06 技术干货:缓存随谈(一)数据库缓存
- 2024-11-06 探讨Oracle 11g的Result Cache原理(上)
- 2024-11-06 【实战攻略】如何用Oracle数据库技能化腐朽为神奇?
- 2024-11-06 缓存的类型以及读写策略 缓存的技术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620℃几个Oracle空值处理函数 oracle处理null值的函数
- 612℃Oracle分析函数之Lag和Lead()使用
- 601℃0497-如何将Kerberos的CDH6.1从Oracle JDK 1.8迁移至OpenJDK 1.8
- 597℃Oracle数据库的单、多行函数 oracle执行多个sql语句
- 593℃Oracle 12c PDB迁移(一) oracle迁移到oceanbase
- 584℃【数据统计分析】详解Oracle分组函数之CUBE
- 574℃最佳实践 | 提效 47 倍,制造业生产 Oracle 迁移替换
- 563℃Oracle有哪些常见的函数? oracle中常用的函数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
- 前端设计模式 (75)
- 前端性能优化 (51)
- 前端模板 (66)
- 前端跨域 (52)
- 前端缓存 (63)
- 前端aes加密 (58)
- 前端脚手架 (56)
- 前端md5加密 (54)
- 前端路由 (61)
- 前端数组 (73)
- 前端js面试题 (50)
- 前端定时器 (59)
- 前端获取当前时间 (50)
- Oracle RAC (76)
- oracle恢复 (77)
- oracle 删除表 (52)
- oracle 用户名 (80)
- oracle 工具 (55)
- oracle 内存 (55)
- oracle 导出表 (62)
- oracle约束 (54)
- oracle 中文 (51)
- oracle链接 (54)
- oracle的函数 (58)
- 前端调试 (52)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