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正文
建表的几条原则
- 预估表记录数
- 表数据量是随着时间持续增加(像订单类表),并且运行一年后,表记录数超过2000万条,则需要考虑表分区。
- 如果表数据基本上是静态的(像用户信息表),一般不考虑分区。如果记录数接近亿条,则可以考虑用HASH分区。
- 表命名规范
- 表名只能使用字母、数字和下划线,字母都小写。
- 数据库里若存在多个用户,则以用户名简写开头,比如用户库的表以USR_开头,订单库的表以ORD_开头;若只有一个用户,则以t(表)或v(视图)开头。
- 临时表以tmp_开头;备份表以bak_开头。
- 字段规范
- 表的字段数量不超过30个,在非必要的情况下不要使用clob等大字段。一张表里所有字段的总长度尽量小,绝对不要超过8000(数据块大小就是8K)。
- 不同表里相同意义的字段,取名一样。列如A表的更新时间字段取名update_time,那B表就不要再取名modify_time。
- 选择字段类型的时候,能用number就不要用varchar2。做查询的时候,同等条件的number效率比varcha2高。
- 值为枚举型值的字段,用number(1)或者char(1);如果有超过10个以上的枚举值,用char(2)。多个表里该类字段的值定义要一致。如a表status=0表示正常,则b表也应一样定义。这里可以约定一下:用char做类型时,值为A、B、C这样的字母类型;用number做类型时,值为0-9,这样方便区分。
- 字段尽量设置为not null,或者设置默认值。
- 备注
- 表和字段,都需要有comment,尤其是枚举型值字段。
建索引
- 与mysql索引区别
- 在mysql中,每个表都会有一个id字段做主键,也就是聚簇索引,其它的辅助索引都要通过聚簇索引来查询。
- 在oracle中,所有的索引都是通过rowid直接查询的,不存在“二次查询”,所有如果该id字段不与其他表做管理,则在表设计时不需要该字段。
- 指定表空间
- 将表数据和索引数据分开存储。建索引时明确指定表空间。
- 数量
- 索引数量不宜过多,一般情况下4个以内;索引太多会影响记录的插入。
- 复合索引
- 个人认为为了限制记录的唯一性时,可以建唯一索引;否则如果几个字段均有可能作为查询条件时,可以分成多个索引。
- 复合索引字段的先后顺序很重要,第一个字段必须是查询时使用最频繁的,否则有可能用不到索引。举个不恰当的例子:用户信息表里有证件类型(cert_type)和证件号码(cert_no),建唯一索引的时候,索引字段顺序肯定是需要cert_no,cert_type,而不是cert_type, cert_no。因为查询的时候,很有可能只是用了cert_no,而没用到cert_type。我说“不恰当”,是因为oracle的CBO比较厉害,在使用cert_type,cert_no作为复合索引的时候,oracle会分析后以跳跃索引处理,仍然能用到索引。
SQL基本规范
- 日期类型字段用法
错误用法:to_char(create_time)>’20220101’
正确用法:create_time>to_date(‘20220101’,’yyyymmdd’)+0.999
说明:create_time为date类型,如果create_time字段有索引,加了函数就会用不到索引。
- 写查询条件时,字段类型必须一致
比如,status为char(1),就不要写成status=1,而是status=’1’。否则后续若status字典值扩展了,用了字母,sql就会报错。
- 索引列字段不用函数,查询时要尽可能将函数操作移至等号右边。
- 尽量避免使用order by和group by排序操作,大量的排序操作影响性能。如必须使用排序操作,尽量用在有索引的列上。
- 数据清理时的注意点:
- 做delete或update数据时,首先要select count(*)一下,计算一下受影响的记录数。
- 如果受影响记录数是百万级的,或者查询条件是全表扫描的,那务必在查询条件增加个rownum<=10000,一次影响1万条。
- 举例1:(删除500万行记录)
declare
i integer:=500;
begin
while i>0 loop
delete from oper_log t where t.create_time<to_date('20220228','yyyymmdd') and rownum<=10000;
commit;
i := i-1;
end loop;
end;
- 举例2:(按天清理数据到备份表)
declare
i integer:=200;
mindate varchar2(8) :='20211001';
maxdate varchar2(8) :='20211231';
currdate varchar2(8) := mindate;
begin
while currdate <= maxdate loop
insert into bak_oper_log
select * from oper_log t where t.create_time<to_date(currdate,'yyyymmdd');
delete from oper_log t where t.create_time<to_date(currdate,'yyyymmdd');
commit;
currdate := to_char(to_date(currdate,'yyyymmdd')+1,'yyyymmdd');
end loop;
end;
猜你喜欢
- 2024-10-14 oralce用户的介绍 ora-01917:user or role
- 2024-10-14 查询所有用户的表,ORACLE下有三个视图
- 2024-10-14 Linux新手入门系列:linux下Oracle定时备份
- 2024-10-14 Oracle 设置RMAN备用用户 oracle rman全库备份
- 2024-10-14 oracle死锁介绍 oracle 死锁原因
- 2024-10-14 MySQL和Oracle相关 mysql和oracle的sql语句一样吗
- 2024-10-14 oracle账户被锁定怎么解锁 oracle账户已被锁定什么意思
- 2024-10-14 Python操作数据库(Oracle) python操作数据库的步骤
- 2024-10-14 Oracle数据库使用攻略 oracle数据库使用教程
- 2024-10-14 Oracle学习笔记三:PL/SQL developer工具安装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05-11FANUC修改前端目录教程
- 05-11前端分享-Set你不知道的事
- 05-11jq+ajax+bootstrap改了一个动态分页的表格
- 05-11千万级大表分页查询效率剧降,你会怎么办?
- 05-11Elasticsearch深度分页
- 05-11如何写一个简单的分页
- 05-11手速太快引发分页翻车?前端竞态陷阱揭秘
- 05-11「linux」Socket缓存是如何影响TCP性能的?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
- 前端设计模式 (75)
- 前端性能优化 (51)
- 前端模板 (66)
- 前端跨域 (52)
- 前端缓存 (63)
- 前端md5加密 (49)
- 前端路由 (55)
- 前端数组 (65)
- 前端定时器 (47)
- 前端懒加载 (45)
- 前端接口 (46)
- Oracle RAC (73)
- oracle恢复 (76)
- oracle 删除表 (48)
- oracle 用户名 (74)
- oracle 工具 (55)
- oracle 内存 (50)
- oracle 导出表 (57)
- oracle约束 (46)
- oracle 中文 (51)
- oracle链接 (47)
- oracle的函数 (57)
- mac oracle (47)
- 前端调试 (52)
- 前端登录页面 (48)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