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正文
无线”,“降噪”已成为耳机业2017年最火热的技术指标。应用场景多元化为耳机的使用频次大大提高做了铺垫,也使多数厂商开始主攻这两个方向。索尼在音乐产品上的优势在于对产品新技术的探索,2017年IFA(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索尼曾发布多款无线降噪耳机。头戴式WH-1000XM2,颈挂式WI-1000X及“降噪豆”全无线WF-1000X产品。
降噪技术升级 外形延续传统
降噪本由BOSE一家执着,不过近年来由于降噪应用场景大大增加,多家品牌在头戴式降噪耳机产品的研发上也开始发力。诸如BOSE QC35、B&O Play H9、森海塞尔PXC 550以及国内品牌FIIL Diva Pro陆续发布。索尼在日前也将重点全面转向降噪领域,最新研发的索尼WH-1000XM2可以说是MDR-1000X的升级版。在外观设计上改变不大,多的是内在音质表现的增强及智能操作的体现。
与h.ear 系列的迭代戏路一样,WH-1000XM2 的外观无太大变化。其与 MDR-1000X 的差异,主要在配色和按键布局等细节上。头梁与主色调辉映的金属拉丝光泽与质感得以保留并与主色调偏暗的蒙皮机身形成对比。WH-1000XM2 的横梁略有调整,扩展时比MDR-1000X略松,降低配戴夹头感,可更好适应不同头型,同时横梁内侧则使用泡棉加蛋白质皮革作为包裹,避免佩戴时的紧绷感。
耳罩采用舒缓的真皮材质,填充海绵按压回弹速度适中,类似目前较常用的记忆海绵,对耳型贴合更紧密。3.5mm 、充电microSD 接口则位于耳机单元左右两侧底部,而WH-1000XM2 将降噪键与监听模式键进行整合,致使无法在耳机上独立调整,使用时稍有不便。机身左侧附带NFC模块,右侧为触感控制区,通过手势可接听电话,音量大小调整及音频切换,不过实测后误触几率大,准确性有待提高。
人性化听音 播控自动调教
WH-1000XM2 功能上最大的更新是新版 Sense Engine,类似人工智能自主学习的能力。索尼也很懂得利用“播放前端设备”的特点来帮助耳机自动辨识环境,以此调整最合适的降噪模式。同时气压调节功能对于长时间飞行的用户十分有用,此功能可尽量避免在空中因气压原因导致对耳朵造成的损伤。
索尼为旗下耳机研发了Headphones控制APP,可通过手机对耳机调教,例如降噪模式及优化器、声音位置控制、均衡器、DSEE HX等功能可进行手动调整。声音位置控制可根据使用者使用环境的改变进行自动调整,比如在公交车及地铁,其能够进行分析并得出最佳的声音控制方案。由于环境声的声量大小影响降噪优化器的数值调整,通过内部运算并快速做出反应,提供最佳听觉享受,索尼诠释“黑科技”确实不含糊。不过自动开启此项功能,将在不同出行方式切换时打断原有声源播放,不够人性化。
自从索尼进入降噪产品的研发后,对产品设计非常苛刻。进化到目前的技术,降噪能力已然具有很高的水准。索尼与其他品牌的单纯降噪在功能上已拉开了差距,比如BOSE在降噪模式下音质有着明显的不足,是单纯为了体现降噪的能力而损失音质的代表。但索尼的降噪功能则选择了在输出音质时选择可以在不同环境下可以接受的降噪环境,不是所有环境下使用同一套降噪程序,音变而变。
对无线耳机来说,传输效率与质量相对重要。WH-1000XM2延续索尼传统,支持 LDAC 无线传输技术。此项传输技术比起 SBC、AAC 及 aptX CSR传输质量高出不少,索尼官方称 LDAC 传输 Hi-Res 音频时,播放质量可接近无损,实测音质失损很少。
音质提升 适应不同设备
音质一方面需要前端设备的能力,一般来说,索尼的前端设备Walkman推索尼耳机具有明显的优势,而WH-1000XM2则可以很好适应各类前端并改变自己输出模式的能力,使无线耳机在前端不同的前提下拥有不同的音色体验。
由于LDAC需要索尼播放器才可激活,所以使用Walkman NW-A45,iPhone8 Plus两种不同设备作为前端进行匹配,选取对高中低音、混音及乐器的不同音乐进行试听。WH-1000XM2 声音会比上一代明亮不少,对人声解析力有明显提升,歌手演唱时的微小细节也被保留,人声延展表现不错,不管是庞大的音乐厅音乐还是清晰音路的录音室专辑都能输出不同的声场,尤其对于节奏性强的鼓点具有加深解析。
WH-1000XM2在蓝牙模式下的声音非常耐听,三频段走向趋于均衡,解析度较高,高中频段显得温润,无刺耳感,以柔和姿态呈现,低频方面则相对普通,下潜适中。在不通电的情况下,WH-1000XM2可以通过线缆连接为有线耳机使用。相比蓝牙模式,WH-1000XM2的声音通透性与解析度有进一步提升,音质有明显改善。
总结:总体看,WH-1000XM2耳机延续了索尼一贯的设计思路,并在功能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同时在蓝牙连接性上也有了进步。对于音质细节的捕捉做了更多努力,是一款不可多得的产品。(郑伟)
猜你喜欢
- 2025-03-19 可手持的超长焦 腾龙150-500mm F/5-6.7 Di III VC VXD新品解析
- 2025-03-19 女神专属微单 索尼Alpha 6100评测
- 2025-03-19 “微单手机”索尼Xperia PRO-I亮点解析:不只1英寸大底
- 2025-03-19 索尼XZ2用高通射频前端套件 表现更出众
- 2025-03-19 HIFIMAN RE2000+平衡线搭配索尼“金砖”WM1Z的聆听体验
- 2025-03-19 最好用的vlog相机 索尼ZV-1售价仅4399元
- 2025-03-19 照片视频通吃 索尼FE 24-70mm F2.8 GM II测评
- 2025-03-19 静心之作--戏说SONY当家花旦ZX1(疏肝养心音乐静心曲60分钟)
- 2025-03-19 听了三天,退烧:入手 SONY 索尼 PCM-D100 数码录音笔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最近发表
-
- 宇宙厂:深入聊聊 CJS 和 ESM 模块化三点核心差异?
- #前端高手进阶#一起薅羊毛~
- 前端基础进阶(十):深入详解函数的柯里化
- 2025 年 Object 和 Map 如何选择?
- 为何说 postMessage 才是真正的 setTimeout(0)?
- 为什么高手写 JS 总是又快又好?这10个技巧你要知道
- 2025 年 Deno 终于官宣 pnpm 和 Yarn 可使用 JSR?
- 宇宙厂:为什么前端要了解 Interaction to Next Paint (INP)
- Node.js 原生支持 TypeScript?开发者需要了解的一切
- 请务必用 postTask/isInputPending 释放JS主线程!
- 标签列表
-
- 前端设计模式 (75)
- 前端性能优化 (51)
- 前端模板 (66)
- 前端跨域 (52)
- 前端缓存 (63)
- 前端react (48)
- 前端md5加密 (49)
- 前端路由 (55)
- 前端数组 (65)
- 前端定时器 (47)
- 前端接口 (46)
- Oracle RAC (73)
- oracle恢复 (76)
- oracle 删除表 (48)
- oracle 用户名 (74)
- oracle 工具 (55)
- oracle 内存 (50)
- oracle 导出表 (57)
- oracle约束 (46)
- oracle 中文 (51)
- oracle链接 (47)
- oracle的函数 (57)
- mac oracle (47)
- 前端调试 (52)
- 前端登录页面 (48)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