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编程教程与实战项目分享平台

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正文

零基础学Java之数据类型与变量(下集)

ins518 2024-11-15 20:28:34 技术文章 9 ℃ 0 评论

“这里是云端源想IT,帮你轻松学IT”

嗨~ 今天的你过得还好吗?

请保持你心里的光,

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此走出黑暗。

- 2023.05.24 -


今天还是继续讲解上期的Java中的数据类型与变量,主要从字面常量、数据类型和变量三个部分来进行详细介绍Java中的数据类型与变量。

这期接着讲Java变量中的字符型变量和布尔型变量,以及类型转换、类型提升和字符串类型相关内容,记得先收藏哟!


一、变量

字符型变量

Java 中使用“单引号 + 单个字母”的形式表示字符,计算机中的字符本质上是一个整数。在 C 语言中使用 ASCII 表示字符,而 Java 中使用 Unicode 表示字符。 因此一个字符占用两个字节,表示的字符种类更多, 包括中文。

Java的字符类型采用的是 Unicode编码方案,每个 Unicode码占用2个字节,每个字节是8个比特位。

查看char所能表示的数据范围:

布尔型变量

布尔类型常用来表示真假,Java中真假只有true和false。

boolean b = true;


System.out.println(b);


b = false;


System.out.println(b);


注意事项:

  • boolean 类型的变量只有两种取值, true 表示真, false 表示假.
  • Java 的 boolean 类型和 int 不能相互转换, 不存在 1 表示 true, 0 表示 false 这样的用法.
  • Java虚拟机规范中,并没有明确规定boolean占几个字节,也没有专门用来处理boolean的字节码指令,在Oracle公司的虚拟机实现中,boolean占1个字节。
  • boolean的包装类型为Boolean。


二、类型转换

Java 作为一个强类型编程语言, 当不同类型之间的变量相互赋值的时候, 会有教严格的校验。

int a = 10;


long b = 100L;


b = a; // 可以通过编译


a = b; // 编译失败,不可以把8个赋值给4个字节

在Java中,当参与运算数据类型不一致时,就会进行类型转换。Java中类型转换主要分为两类:自动类型转换(隐式) 和 强制类型转换(显式)



自动类型转换(隐式)

自动类型转换即:代码不需要经过任何处理,在代码编译时,编译器会自动进行处理。 特点是数据范围小的转为数据范围大的时会自动进行。


整型转换

int a = 100;


long b = 10L;


b = a; // a和b都是整形,a的范围小,b的范围大,当将a赋值给b时,编译器会自动将a提升为long类型,然后赋值

浮点型的转换

?oat f = 3.14F;


double d = 5.12;


d = f; // 编译器会将f转换为double,然后进行赋值


f = d; // double表示数据范围大,直接将?oat交给double会有数据丢失,不安全

字节型

byte b2 = 257; 代码运行会编译失败,因为257超过了byte的数据范围,有数据丢失。

Java中允许对字面值直接赋值,前提是没有超过表示范围。



强制类型转换(显式)

强制类型转换:当进行操作时,代码需要经过一定的格式处理,不能自动完成。特点是数据范围大的到数据范围小的。

int a = 10;


long b = 100L;


b = a; // int-->long,数据范围由小到大,隐式转换


a = (int)b; // long-->int, 数据范围由大到小,需要强转,否则编译失败

通过上面的代码可以看到:左边的代码编译器会报错,而右边进行强制转换后的代码则可以通过编译,即将较大数据赋值给较小数据时,编译器检测到会存在数据丢失,因此不允许通过编译。

如果我们坚持转换,不关心数据是否会丢失,那么编译器识别到强制转换的信息后就通过编译了。我们来看下面这段代码:

byte a = 10;

short b = 32767;

a = (byte)b;

System.out.println(a);

当b是0111 1111 1111 1111(32767)时,将b赋值给byte类型(8个比特位),结果为什么是-1呢?

因为在强制转换时,编译器进行了截断处理,将int类型的低8位赋值给了byte类型。

那么我们换一组数据再来验证一下:

由此可见,确是如此。

需要注意的是:强制类型转换不一定能成功,不相干的类型不能互相转换(比如int和boolean)。

三、类型提升

不同类型的数据之间相互运算时,数据类型小的会被提升到数据类型大的。

第二个求和语句为什么报错了呢?

上述代码可以看到:第一个求和语句是正确的,因为编译器进行计算时将short类型自动提升为int类型了,即int = int+int;而第二个求和语句不能通过编译,因为编译器在进行计算时将short类型的b提升为int类型后再和a进行求和,即short =int+int,这是错误的,会存在数据丢失,此时进行强制转换则可以通过编译。



上面的代码是不同类型之间进行计算,那如果是相同类型计算呢?

可以看到相同类型的byte进行计算仍无法通过编译,因为将变量a和b拿出来进行求和时,编译器默认a、b变量均为int类型,即上述求和语句为byte=int+int,因此无法通过编译。修改为下述代码即可:

最后来练习一下,观察下面的代码,能否通过编译呢?

public class TestCsd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yte a=10+20;

System.out.println(a);

}

}

是可以编译通过的!编译器运行byte a=10+20;时将10+20计算后在赋值给byte,即byte=30;那么当然不会报错啦!因为将一个字面值常量进行赋值的时候, Java 会自动针对数字范围进行检查。

类型提升小结:

  • 不同类型的数据混合运算,范围小的会提升成范围大的。
  • 对于 short、 byte 这些小于4字节的类型,会先提升成 4 个字节的 int 再运算。


四、字符串类型

在Java中使用String类定义字符串类型,比如:

public class Te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1 = "hello";

String s2 = " world";

System.out.println(s1);

System.out.println(s2);

System.out.println(s1+s2); // s1+s2表示:将s1和s2进行拼接


}

}

在有些情况下,需要将字符串和整形数字之间进行转换

1、int 转成 String

int num = 10;

// 方法1

String str1 = num + "";//此时这个加号就是拼接的意思

System.out.println(str1);


// 方法2

String str2 = String.valueOf(num);//调用String这个类型的方法

System.out.println(str2);


2、String 转成 int

String str = "100";


int num = Integer.parseInt(str);


好啦,关于Java中的数据类型与变量就介绍到这里啦!完结撒花~

上面的内容你“学废”了吗?没学会不要紧,赶紧收藏起来吧!记得关注【云端源想IT】,查看上下集完整版内容。


我们下期再见!


END

文案编辑|云端学长

文案配图|云端学长

内容由:云端源想分享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