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编程教程与实战项目分享平台

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正文

「数据库」 如何解决异地机房的数据同步问题?

ins518 2024-11-01 13:18:10 技术文章 18 ℃ 0 评论

大家知道,MySQL主备复制原理是:

  • MySQL master 将数据变更写入二进制日志( binary log, 其记录叫二进制日志事件binary log events)
  • MySQL slave 将 master 的 binary log events 拷贝到它的中继日志(relay log)
  • MySQL slave 重放 relay log 中事件,将数据变更反映它自己的数据



这种主从备份模式,对应的实践就是在同一个机房一个局域网内,做主从复制来备份数据。为了追求更安全的备份,发展出了异地机房的多活模式。因地域不同,通信不够稳定,就需要对slave

进行扩展。

模拟一个slave,阿里巴巴的canal 工作原理

  • canal 模拟 MySQL slave 的交互协议,伪装自己为 MySQL slave ,向 MySQL master 发送dump 协议
  • MySQL master 收到 dump 请求,开始推送 binary log 给 slave (即 canal )
  • canal 解析 binary log 对象(原始为 byte 流)



cannel拿到数据后,下一步目标就是把这些数据存到目标数据库。

但分布式情况下,需要保障数据一致性。一个名为ZooKeeper的工具解决了分布式数据一致性问题:分布式应用程序可以基于它实现诸如数据发布/订阅、负载均衡、命名服务、分布式协调/通知、集群管理、Master选举、分布式锁和分布式队列等功能。它用了一种称为ZooKeeper Atomic Broadcast (ZAB, ZooKeeper原子广播协议) 的协议作为其数据一致性的核心算法。

ZooKeeper特性

ZooKeeper是一个典型的分布式数据一致性解决方案。可保证如下分布式一致性特性。

  • 顺序一致性

从同一个客户端发起的事务请求,最终将会严格按照其发起顺序被应用到ZooKeeper中。

  • 原子性

所有事务请求的结果在集群中所有机器上的应用情况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要么整个集群所有集群都成功应用了某一个事务,要么都没有应用,一定不会出现集群中部分机器应用了该事务,而另外一部分没有应用的情况。

  • 单一视图

无论客户端连接的是哪个ZooKeeper服务器,其看到的服务端数据模型都是一致的。

  • 可靠性

一旦服务端成功地应用了一个事务,并完成对客户端的响应,那么该事务所引起的服务端状态变更将会被一直保留下来,除非有另一个事务又对其进行了变更。

  • 准实时性

仅保证一定的时间段内,客户端最终一定能够从服务端上读取到最新的数据状态。


至此,数据一致性解决后,只需要给用户一个管理界面,配置业务级别的各种参数,即可放心的同步异地数据了。于是就有了阿里巴巴的otter----基于数据库增量日志解析,准实时同步到本机房或异地机房的mysql/oracle数据库. 一个分布式数据库同步系统。

阿里巴巴的otter原理:


1. 基于Canal开源产品,获取数据库增量日志数据。

2. 典型管理系统架构,manager(web管理)+node(工作节点)

a. manager运行时推送同步配置到node节点

b. node节点将同步状态反馈到manager上

3. 基于zookeeper,解决分布式状态调度的,允许多node节点之间协同工作。

otter自带管理界面,目前manager的操作可分为两部分:

  • 同步配置管理
    1. 添加数据源
    2. canal解析配置
    3. 添加数据表
    4. 同步任务
  • 同步状态查询
    1. 查询延迟
    2. 查询吞吐量
    3. 查询同步进度
    4. 查询报警&异常日志

manager的用户权限在设计的时候,主要分为三类:

  • ADMIN : 超级管理员
  • OPERATOR : 普通用户,管理某个同步任务下的同步配置,添加数据表,修改canal配置等
  • ANONYMOUS : 匿名用户,只能进行同步状态查询的操作.


otter完整逻辑图如下:



对于IT同学来说,后面可以看其文档,逐步搭建起来了。这里不再赘述。

按照文档部署后,配置一下,就可以用了。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