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正文
下班路上看见网上有人问一个问题:
oracle 10g以后count(*)和count(非空列)性能方面有什么区别?
乍一看,确实有些含糊,Oracle中往往小问题蕴含着大智慧,如何破云见日?
最直接的方法,我想就是通过10053事件,来看下不同SQL对应的执行计划和资源消耗等情况,进而看看是否有些信息可以为我们所用。
首先,准备测试数据,11g库表bisal的id1列是主键(确保id1列为非空),id2列包含空值,
我们分别用10053打印如下4组SQL的trace,
SQL1:select count(*) from bisal;
SQL2:select count(1) from bisal;
SQL3:select count(id1) from bisal;
SQL4:select count(id2) from bisal;
我们来看下这四个SQL的执行结果,
前三个均为表数据总量,第四个SQL结果是99999,仅包含非空记录数据量,说明若使用count(允许空值的列),则统计的是非空记录的总数,空值记录不会统计,这可能和业务上的用意不同。
我们在看下这四个SQL对应的执行计划,前三个SQL执行计划相同,均为对主键索引的快速索引全扫描,
第四个SQL执行计划,则是全表扫描,
其实这无论id2是否包含空值,使用count(id2)均会使用全表扫描,因此即使语义上使用count(id2)和前三个SQL一致,这种执行计划的效率也是最低的,这张测试表的字段设置和数据量不很夸张,因此不很明显,如果数据表字段多、数据量大,显然主键索引占用的数据块要比数据表占用的数据块少,因此仅索引扫描,而且是全索引快速扫描(多块读),消耗的资源会更少些了。
再看前三个SQL对应的trace,第1个SQL,
第二个SQL,
第三个SQL,
可以看出一个问题,就是这三个SQL经过Oracle转换,执行的SQL其实都是select count(*) from bisal,因此对应的执行计划成本选择,这三个SQL相同,
比较了全表扫描、索引快速全扫描以及全索引扫描这三种扫描方式的成本,都选择了主键索引的FFS扫描方式。
总结:
11g下,通过实验结论,说明了count()、count(1)和count(主键索引字段)其实都是执行的count(),而且会选择索引的FFS扫描方式,count(包含空值的列)这种方式一方面会使用全表扫描,另一方面不会统计空值,因此有可能和业务上的需求就会有冲突,因此使用count统计总量的时候,要根据实际业务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方法,避免语义不同。
猜你喜欢
- 2025-08-03 经常使用到开源的MySQL,今天我们就来系统地认识一下
- 2025-08-03 「面试必备篇」数据库不得不知道的那些事!转发收藏
- 2025-08-03 Flask-SQLAlchemy使用记录
- 2025-08-03 如何运用数据库高级查询的方法?
- 2025-08-03 「避坑宝典」为大家分享笔者在22 年所遇到“匪夷所思”的 Bug 趣事
- 2025-08-03 SQL点滴(查询篇):数据库基础查询案例实战
- 2025-08-03 如何运用数据定义语言 DDL?
- 2025-08-03 Pinot 架构分析
- 2025-08-03 Java版本选型终极指南:8 vs 17 vs 21特性对决!大龄程序员踩坑总结
- 2025-08-03 Springboot数据访问(整合Mybatis Plus)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
- 前端设计模式 (75)
- 前端性能优化 (51)
- 前端模板 (66)
- 前端跨域 (52)
- 前端缓存 (63)
- 前端aes加密 (58)
- 前端脚手架 (56)
- 前端md5加密 (54)
- 前端路由 (61)
- 前端数组 (73)
- 前端js面试题 (50)
- 前端定时器 (59)
- Oracle RAC (76)
- oracle恢复 (77)
- oracle 删除表 (52)
- oracle 用户名 (80)
- oracle 工具 (55)
- oracle 内存 (55)
- oracle 导出表 (62)
- oracle约束 (54)
- oracle 中文 (51)
- oracle链接 (54)
- oracle的函数 (58)
- oracle面试 (55)
- 前端调试 (52)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