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正文
本文将要为您介绍的是oracle sql 语句优化,教程操作方法:
(1)选择最有效率的表名顺序(只在基于规则的优化器中有效):
Oracle的解析器按照从右到左的顺序处理FROM子句中的表名,FROM子句中写在最后的表(基础表 driving table)将被最先处理,在FROM子句中包含多个表的情况下,你必须选择记录条数最少的表作为基础表。如果有3个以上的表连接查询, 那就需要选择交叉表(intersection table)作为基础表, 交叉表是指那个被其他表所引用的表。
(2)WHERE子句中的连接顺序:
Oracle采用自下而上的顺序解析WHERE子句,根据这个原理,表之间的连接必须写在其他WHERE条件之前, 那些可以过滤掉最大数量记录的条件必须写在WHERE子句的末尾。
(3)SELECT子句中避免使用‘*’:
Oracle在解析的过程中, 会将‘*’依次转换成所有的列名, 这个工作是通过查询数据字典完成的, 这意味着将耗费更多的时间。
(4)使用DECODE函数来减少处理时间:
使用DECODE函数可以避免重复扫描相同记录或重复连接相同的表。
(5)整合简单,无关联的数据库访问:
如果你有几个简单的数据库查询语句,你可以把它们整合到一个查询中(即使它们之间没有关系)。
(6)用TRUNCATE替代DELETE:
当删除表中的记录时,在通常情况下, 回滚段(rollback segments ) 用来存放可以被恢复的信息. 如果你没有COMMIT事务,ORACLE会将数据恢复到删除之前的状态(准确地说是恢复到执行删除命令之前的状况) 而当运用TRUNCATE时, 回滚段不再存放任何可被恢复的信息。当命令运行后,数据不能被恢复.因此很少的资源被调用,执行时间也会很短。(TRUNCATE只在删除全表适用,TRUNCATE是DDL不是DML)。
(7)使用表的别名(Alias):
当在SQL语句中连接多个表时, 请使用表的别名并把别名前缀于每个Column上。这样一来,就可以减少解析的时间并减少那些由Column歧义引起的语法错误。
(8)用>=替代>:
高效:SELECT * FROM EMP WHERE DEPTNO >=4 低效: SELECT * FROM EMP WHERE DEPTNO >3
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DBMS将直接跳到第一个DEPT等于4的记录而后者将首先定位到DEPTNO=3的记录并且向前扫描到第一个DEPT大于3的记录。
(9)SQL语句用大写的;因为Oracle总是先解析SQL语句,把小写的字母转换成大写的再执行。
(10)用Where子句替换HAVING子句:
避免使用HAVING子句,HAVING 只会在检索出所有记录之后才对结果集进行过滤。这个处理需要排序,总计等操作。如果能通过WHERE子句限制记录的数目,那就能减少这方面的开销。
如果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可以加群一起交流学习心得【588678536】
猜你喜欢
- 2025-08-02 WAF-Bypass之SQL注入绕过思路总结
- 2025-08-02 深夜整理!55道BAT高频MySQL灵魂拷问,背完跳槽涨薪不再是梦想!
- 2025-08-02 手把手教你在嵌入式设备中使用SQLite3
- 2025-08-02 MySQL 高级(进阶)SQL 语句
- 2025-08-02 互联网微服务:使用Flyway版本化管理数据库脚本
- 2025-08-02 Linux下,VirtualBox虚拟机常用操作命令
- 2025-08-02 MySQL 教程的天花板--入门到高级
- 2025-08-02 了解 SQL 语言特点、分类及规则
- 2025-08-02 Redis中9种基本数据类型及常用操作命令和应用场景
- 2025-08-02 01.Java发展历史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
- 前端设计模式 (75)
- 前端性能优化 (51)
- 前端模板 (66)
- 前端跨域 (52)
- 前端缓存 (63)
- 前端aes加密 (58)
- 前端脚手架 (56)
- 前端md5加密 (54)
- 前端路由 (61)
- 前端数组 (73)
- 前端js面试题 (50)
- 前端定时器 (59)
- Oracle RAC (76)
- oracle恢复 (77)
- oracle 删除表 (52)
- oracle 用户名 (80)
- oracle 工具 (55)
- oracle 内存 (55)
- oracle 导出表 (62)
- oracle约束 (54)
- oracle 中文 (51)
- oracle链接 (54)
- oracle的函数 (58)
- oracle面试 (55)
- 前端调试 (52)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