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正文
学过网页的朋友都知道,制作一个网页离不开HTML、CSS和JavaScript技术。对于初学者来来说,掌握这3门技术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为什么前端为什么又要搞出来一个“组件化”开发的概念呢?组件化开发到底有什么好处,它具体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为了搞懂这些问题,我们来看看在近几年中,前端技术是怎么发展的。
前端的崛起之路
在传统的开发模式中,往往是把前端的网页代码和后端的程序代码混合在一起,借助某种模板技术(如JSP、ASP、PHP)来在服务器端动态生成HTML页面。
在这种开发模式下,网页的每次改动都需要前后端人员共同参与才能完成,网站前后端的开发人员需要很大的沟通成本、协调成本。企业招人的时候,也不得不招一些既懂前端又懂后端程序员,来减少前后端开发人员的冲突。
例如,下面是一段JSP代码,我们可以看到,前后端语言是混在一起的: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在这段代码中,Java工程师不得不面对前端的HTML代码,前端工程师也不得不面对JSP的<%@ %>、<jsp>这些语法。
那有没有一种办法让前端和后端的代码彻底分开呢?那就得依靠前端技术的进步了。现在流行的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模式,就是让后端只负责给前端提供数据,由前端负责整个页面的模板渲染、数据填充以及交互逻辑。
前后端分离之后,人们发现前端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网页了,它甚至还可以做成一个手机应用,或者做成是微信小程序那样的小型应用,它更接近于传统的B/S(客户端/服务器)架构,且仍然具备网页轻量级、无需下载和安装的优势。
前端为什么要组件化开发
组件化的目的,是为了让页面中的各个部分可以被复用,以减少重复的代码。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使团队分工协作,让不同的人负责编写不同的组件。
前端页面可以借助某种框架(如Vue.js、Angular、React)来实现组件化开发,使代码更容易复用。此时,一个网页不再是由一个个独立的HTML、CSS和JavaScript文件组成的了,而是按照组件的思想将网页划分成一个个组件,如轮播图组件、列表组件、导航栏组件等。将这些组件拼装在一起,就形成一个完整的网页了。
我们以京东商城首页为例,它的页面的各部分组件划分如下图所示。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传统开发 VS 组件化开发
我们来对比一下“传统开发”和“组件化开发”的区别。
在传统开发中,项目的目录结构一般是把HTML文件放在最外层,把CSS文件、JavaScript文件放在单独的目录中,如下图所示:
组件化开发是需要借助某一种框架来实现的,这里我们以Vue.js框架为例。Vue.js把项目划分成dist目录和src目录,其作用如下:
01
src目录表示源码目录,它存放编译前的代码;
02
dist目录表示编译结果目录,它存放最终生成出来的网页。编译这个过程是由前端的自动化构建工具来实现的。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某个Vue.js项目的目录结构图:
需要注意的是,src目录下存放的是一些组件,这些组件的代码不能被浏览器识别,它必须被前端构建工具编译到dist目录下才能被浏览器识别,如下图所示。
dist目录下的结构和传统开发的目录结构很像,外层有个index.html文件,样式和逻辑代码分别放在了css和js目录中。
dist目录下的文件都是由程序自动生成出来的,里面的代码都经过了压缩处理,以确保浏览器能正确识别并执行。但dist目录中的代码不具有可读性,如果用编辑器打开里面的文件,会发现里面的代码是难以阅读的,它只保证代码能被浏览器执行: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开发人员编写的代码保存在src目录下,这里面存放的是一些单文件组件,这些组件才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组件代码解析
使用Vue.js框架编写的单文件组件,以“vue”作为文件扩展名。当我们打开某个组件的文件后,会发现里面的代码主要分为3部分,即“模板代码”“逻辑代码”和“样式代码”,分别对应HTML结构、JavaScript逻辑和CSS样式,如下所示。
<template>
模板代码
</template>
<script>
逻辑代码
</script>
<style>
样式代码
</style>
单文件组件中的这些代码,最终将被编译后放入一个完整的HTML页面中,这样就实现了把传统的一个完整的网页拆分成若干个组件,每个组件都有自己的HTML、CSS、JavaScript代码,当用到哪个组件时,只需在页面中引用哪个组件即可。
每一个项目都有一个最外层的模板index.html和最外层的组件App.vue,它们在项目中所处的位置如下所示:
最外层组件App.vue里面的代码在编译时会经过Vue.js的处理,它会被渲染到index.html中的一个id为app的<div>标签中,在index.html中我们可以找到这个标签: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页面中的组件是具有嵌套关系的,在最外层组件App.vue中,我们可以看到里面用到了一些子组件,这些子组件就是页面中的各个部分。App.vue代码如下。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在上图中,<mt-header>是页面头部组件,<mt-button>是按钮组件,<tabbar>是TAB栏组件,这些组件都以标签的形式来使用,标签的属性可以用来传递参数、绑定事件。
每个子组件都有自己的结构、逻辑和样式代码,子组件结构代码会被渲染到父组件对应的标签下,用来将子组件显示到页面中。
总结
到这里,我们就对前端组件化开发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前端技术的发展,就是从网页制作变成了网页应用的开发,网页不再是一个只用来展示的页面,而是一个应用程序。组件化开发是为了提高代码的可复用性,以及方便团队分工协作开发。
对于初学者来说,刚接触前端组件化开发时,会觉得前端现在变得好复杂,要学习的东西也变得很多。但是对于需要开发复杂的大型应用的企业来说,组件化开发能极大地提高开发效率,它让前端开发团队能高效地完成工作,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技术。
猜你喜欢
- 2024-09-30 前端教程:浏览器不兼容嵌入的音视频文件怎么办?
- 2024-09-30 纯干货,前端学者的福音!如何使用css滤镜改变图片颜色
- 2024-09-30 为什么程序员下班后只关显示器从不关电脑?
- 2024-09-30 从鱼腩球队到本赛季黑马,破茧成蝶的菲尼克斯太阳绝非昙花一现
- 2024-09-30 前端:v-if与v-show的用法与区别 v if和v-show区别
- 2024-09-30 前端:移动端touch事件判断滑屏手势
- 2024-09-30 程序员——你埋的是个什么点? 程序员埋bug
- 2024-09-30 学前端所用手册及书籍(学前端必备手册全都有)
- 2024-09-30 菜鸟到大神!学习前端开发技术的6个必经阶段
- 2024-09-30 听说过Vue 3.0吗?快来学习一下这个前端框架的新版本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05-10如何优化数据库和前端之间的交互?
- 05-10前端代码优化小秘籍(前端优化24条建议)
- 05-10VS Code当中的15个神仙插件,值得收藏
- 05-10如何自己开发一个Google浏览器插件?
- 05-10前端流行框架Vue3教程:14. 组件传递Props效验
- 05-10吃了一年的SU,最好用的插件都在这了
- 05-10前端必看!这款神器让网站界面告别千篇一律
- 05-10程序员请收好:10个非常有用的 Visual Studio Code 插件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
- 前端设计模式 (75)
- 前端性能优化 (51)
- 前端模板 (66)
- 前端跨域 (52)
- 前端md5加密 (49)
- 前端路由 (55)
- 前端数组 (65)
- 前端定时器 (47)
- 前端懒加载 (45)
- 前端接口 (46)
- Oracle RAC (73)
- oracle恢复 (76)
- oracle 删除表 (48)
- oracle 用户名 (74)
- oracle 工具 (55)
- oracle 内存 (50)
- oracle 导出表 (57)
- oracle查询数据库 (45)
- oracle约束 (46)
- oracle 中文 (51)
- oracle链接 (47)
- oracle的函数 (57)
- mac oracle (47)
- 前端调试 (52)
- 前端登录页面 (48)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