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正文
引言:告别嵌套for循环,一行代码搞定数据分组
你是否还在用多层for循环处理数据分组?比如遍历订单列表,按用户ID分组,再统计每个用户的订单金额总和?传统方式不仅代码冗长,还容易出现性能问题。今天我要分享的Collectors.groupingBy,堪称Java8 Stream API中的"分组神器",能让你用一行代码替代十几行循环,还能实现复杂的多级分组和聚合计算。
举个真实场景:某电商平台需要处理10万条订单数据,按用户ID分组并计算消费总额。用传统for循环需要3层嵌套(遍历订单→判断用户ID→累加金额),而用groupingBy只需一行代码,性能提升3倍以上(实测从23ms降至6ms)。接下来,我会通过5个实战技巧,带你彻底掌握这个强大工具。
一、基础用法:30秒上手单字段分组
1.1 核心语法:像SQL的GROUP BY一样简单
groupingBy的最基础用法就像SQL的GROUP BY子句,接收一个"分类函数"(告诉你按哪个字段分组),返回一个Map<分组键, List<元素>>。比如按部门分组员工:
// 按部门分组员工
Map<Department, List<Employee>> deptGroups = employees.stream()
.collect(Collectors.groupingBy(Employee::getDepartment));
这里的Employee::getDepartment就是分类函数,告诉程序"按部门字段分组"。返回的Map中,key是部门对象,value是该部门所有员工的列表。
1.2 可视化理解:分组流程就像整理文件柜
想象你有一堆员工档案(员工列表),现在要按部门放进不同的文件夹(分组):
- 分类函数:相当于文件夹标签(部门名称)
- Stream流:档案传输带
- collect收集:把传输带上的档案按标签放进对应文件夹
图1:Stream分组流程示意图,来源:程序新视界公众号
二、高级技巧:3个重载方法解锁复杂场景
2.1 技巧1:双参数分组+聚合,顺带统计数量/求和
基础用法只能分组,而双参数重载方法可以在分组后直接聚合计算。比如统计每个部门的员工数量:
// 按部门分组并统计人数
Map<Department, Long> deptCount = employees.stream()
.collect(Collectors.groupingBy(
Employee::getDepartment, // 分类函数:按部门分组
Collectors.counting() // 下游收集器:统计数量
));
这里的Collectors.counting()就是"下游收集器",负责对每个分组内的元素做聚合。除了计数,常用的还有:
- summingInt:求和(如部门薪资总和)
- averagingDouble:求平均值(如平均年龄)
- maxBy:找最大值(如最高薪资员工)
2.2 技巧2:三参数自定义Map,排序、去重全搞定
默认分组返回的是HashMap,如果需要排序(如按部门名称升序),或使用LinkedHashMap保持插入顺序,可以用三参数方法指定Map类型:
// 按年龄分组,结果用TreeMap排序
Map<Integer, List<Person>> sortedAgeGroups = persons.stream()
.collect(Collectors.groupingBy(
Person::getAge, // 分类函数:按年龄分组
TreeMap::new, // 自定义Map工厂:TreeMap保持排序
Collectors.toList() // 下游收集器:默认转List
));
这样得到的Map会按年龄从小到大排序,适合需要有序结果的场景(如报表展示)。
2.3 技巧3:多级分组,像文件夹嵌套一样分类
实际开发中经常需要"先按A分组,再按B分组",比如"先按部门分,再按职位分"。用嵌套groupingBy就能实现:
// 先按部门分组,再按职位分组
Map<Department, Map<String, List<Employee>>> deptRoleGroups = employees.stream()
.collect(Collectors.groupingBy(
Employee::getDepartment, // 一级分组:部门
Collectors.groupingBy( // 二级分组:职位
Employee::getJobTitle
)
));
效果就像文件系统:部门A/经理/员工列表、部门A/工程师/员工列表。
图2:多级分组结构示意图,类似企业组织架构
三、实战案例:从11次查询到2次,性能提升300%
3.1 传统方式的坑:N+1查询问题
某电商项目需要分页查询用户列表(10条),再查询每个用户的订单。传统做法会循环调用10次订单查询(1次用户+10次订单=11次查询),导致数据库压力大、接口响应慢。
3.2 Stream优化方案:2次查询+内存分组
用groupingBy优化后,只需2次查询:
- 查询所有用户(1次)
- 查询所有用户的订单(1次)
- 用groupingBy按用户ID分组订单
// 优化代码:2次查询+内存分组
List<User> users = userDao.selectPage(page); // 1次分页查询用户
List<Order> orders = orderDao.selectByUserIds( // 1次查询所有订单
users.stream().map(User::getId).collect(Collectors.toList())
);
// 内存分组,避免循环查询
Map<Long, List<Order>> userOrders = orders.stream()
.collect(Collectors.groupingBy(Order::getUserId));
3.3 性能对比:从23ms到6ms
根据CSDN博客实测数据,10万级数据下:
- 传统循环查询:平均耗时23ms
- Stream分组查询:平均耗时6ms
- 性能提升:约300%
图3:两种方式性能对比,数据来源:CSDN博客
四、避坑指南:5个你必须知道的注意事项
1. 警惕空键:分类函数返回null会抛异常
如果分类函数可能返回null(如某些员工没有部门),需要提前过滤:
// 错误:分类函数返回null会抛NullPointerException
// 正确:先过滤null值
Map<Department, List<Employee>> safeGroups = employees.stream()
.filter(e -> e.getDepartment() != null) // 过滤空部门
.collect(Collectors.groupingBy(Employee::getDepartment));
2. 并行流不是银弹:小数据量反而变慢
并行流(parallelStream)利用多核CPU,但线程切换有开销。测试表明:
- 小数据量(<1万):串行流更快
- 大数据量(>10万):并行流优势明显
3. 下游收集器选择:避免过度复杂
简单分组用toList(),统计用counting(),复杂计算才用collectingAndThen,别把代码写得太复杂。
4. 自定义Map容量:大数据分组提前指定大小
分组百万级数据时,用HashMap::new可能频繁扩容,可指定初始容量优化:
// 预估1000个分组,初始容量设为1000*2=2000(负载因子0.75)
Map<Long, List<Order>> optimizedGroups = orders.stream()
.collect(Collectors.groupingBy(
Order::getUserId,
() -> new HashMap<>(2000), // 指定初始容量
Collectors.toList()
));
5. 多级分组别太深:三级以上建议拆分为多步
超过三级的嵌套分组(如Map<A, Map<B, Map<C, List>>>)会导致代码可读性差,建议拆分为多个单级分组。
五、总结:掌握groupingBy,让数据处理效率翻倍
今天我们学习了groupingBy的5个高级技巧:
- 单参数基础分组:快速按字段分组
- 双参数聚合:分组+计数/求和/平均值
- 三参数自定义Map:排序、去重、指定容量
- 多级嵌套分组:像文件夹一样多层分类
- 实战性能优化:替代循环查询,减少数据库访问
groupingBy的强大之处在于将复杂的分组逻辑浓缩为一行代码,既提高了开发效率,又提升了性能。下次处理数据分组时,不妨试试这个"神器",告别冗长的for循环!
如果你想深入学习,可以参考:
- Oracle官方文档:Class Collectors
- Baeldung教程:Java GroupingBy Collector
最后,记得点赞收藏,下次遇到分组需求直接翻出来用!你还用过groupingBy的哪些骚操作?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 上一篇: 运维从头到尾安装日志服务器,看这一篇就够了
- 下一篇: 数据分析学习路线_数据分析如何学
猜你喜欢
- 2024-11-05 超实用!手把手入门 MongoDB:这些坑点请一定远离
- 2024-11-05 T-SQL语句基础-增删改查 sql的增删改查指什么
- 2024-11-05 「计算机组成原理」:一文快速了解计算机原理知识点-附思维导图
- 2024-11-05 大数据分析师工程师入门6-HIVE进阶
- 2024-11-05 性能优化技巧:有序归并 有序表的归并算法
- 2024-11-05 java juc forkjoin 并行流计算详解
- 2024-11-05 《从实践中学习oracle/SQL》读书笔记 3
- 2024-11-05 MySQL常用函数详解,内含示例 mysql常用函数详解,内含示例分析
- 2024-11-05 word中最实用的办公技巧——神奇的F4,让你省时省力,效率翻倍
- 2024-11-05 mysql分组查询详解(group by & having)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
- 前端设计模式 (75)
- 前端性能优化 (51)
- 前端模板 (66)
- 前端跨域 (52)
- 前端缓存 (63)
- 前端aes加密 (58)
- 前端脚手架 (56)
- 前端md5加密 (54)
- 前端路由 (61)
- 前端数组 (73)
- 前端js面试题 (50)
- 前端定时器 (59)
- Oracle RAC (76)
- oracle恢复 (77)
- oracle 删除表 (52)
- oracle 用户名 (80)
- oracle 工具 (55)
- oracle 内存 (55)
- oracle 导出表 (62)
- oracle约束 (54)
- oracle 中文 (51)
- oracle链接 (54)
- oracle的函数 (58)
- oracle面试 (55)
- 前端调试 (52)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