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埋点(框架式埋点、无痕埋点)
解决了纯手动埋点的开发成本和更新成本,通过可视化工具快速配置采集节点(圈点),在前端自动解析配置,并根据配置上传埋点数据,比起手动埋点看起来更无痕,这里的配置数据可以设置过滤条件,避免针对所有元素(比如全埋点),可以在调用开启自动监控API时通过设置一些特征属性,来过滤不符合条件的元素,实现只针对某些元素进行自动上报数据的需求。
比如国外比较早做可视化的是Mixpanel,国内较早支持可视化埋点的有TalkingData、诸葛IO,2017年腾讯的MTA也宣布支持可视化埋点;相比于手动埋点更新困难,埋点成本高的问题,可视化埋点优化了移动运营中数据采集的流程,能够支持产品运营随时调整埋点,无需再走发版流程,直接把配置结果推入到前端,数据采集流程更简化,也更方便产品的迭代。
可视化埋点中多数基于Xpath的方案,XPath 是一门在 XML 文档中查找信息的语言。XPath 可用来在 XML 文档中对元素和属性进行遍历。
比如上图中标识的位置,其中的xpath是://*[@id="projects"]/a4/img,如果换成DOM的selector:#projects > a:nth-child(4) > img。通过这些信息可以精准定位到一个DOM节点,xpath方案分为精确路径和概略路径两种做法,精确路径从被点击的元素不断向上冒泡查找到根节点,并记录过程中每个节点的。如果用户阻止了冒泡会导致失效,概略路径是在前者的基础仅仅向上查找白名单中的节点。但是如果DOM节点有任何变化,对应的xpath数组就是被打乱,很容易影响采集。
可视化埋点配置化能力相对手动埋点更强,是对手动埋点的补充而不是代替,很多手动埋点点都可以通过好的规划和架构变为可视化埋点。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